三星在上一代的Galaxy S6及S6 Edge上做了一些改變,有的很受好評,比方外型和拍照,有的則讓人不解,比方不支援記憶卡了,Galaxy S6系列在有好有壞的評價中過了一年,新一代Galaxy S7、S7 Edge也依照它應有的節奏,在今天發表了。
新一代有升級是一定的,今年的S7、S7 Edge,除了數字翻倍這種規格升級外,主要在幾個方面,用了更新的技術來強化它旗艦機的內涵,最重要的,據三星表示,是用新技術,來解決使用者的痛點跟抱怨。
哪幾方面?
★設計
(左S7 edge,右S7)
--金屬+雙面玻璃,曲線更圓潤,手感更好。
--記憶卡回歸!最高支援200GB microSD。
--厚度稍微增加,但相機鏡頭不再凸出了。(同時兩支的電池容量都有增加,S7是3000mAh,S7 edge是3600mAh)
--雖然手機上的開孔是無蓋的,但支援IP68防塵防水。
--都有金、黑、白及白金(偏銀)四色。
★介面
--新增Always On Display,待機時畫面會一直顯示時間、行事曆...等經常需要看一下的資訊。
--Edge的側滑螢幕,可以加入更多捷徑跟功能icon,包括第三方App,且沒有限制數量。
★相機:導入新技術,提升低光拍照、對焦速度
--前後相機都搭載F1.7更大光圈。
--單位畫素變大,從1.12微米變成1.4微米。
粗體:以上兩者增加了進光量及接受光線的面積,因此在低光源時,可以拍到比上一代更亮更清晰、更低噪點的影像。
--導入「Dual Pixel」自動對焦技術,感光元件上的有效像素,都具有成像及相位對焦的功能,可以縮短對焦時間,拍攝動態的物件、錄影時,自動對焦的速度更快。
★效能
--S7、S7 Edge會推出Snapdrafon 820、Exynos 8890兩種不同處理器,但總之都是三星14nm製程,目前最旗艦的處理器,台灣上市的是Exynos 8890版,搭配4GB RAM,
★內建水冷系統
--在手機裡埋入0.4mm的銅管,銅管裡有水循環輸送,以水冷的方式為避免手機發熱。
★遊戲:Game Tools解決玩遊戲痛點
--採用Vulkan API,對比現在的OpenGL,這類遊戲可以有更細緻的光影、3D效果,而手機在跑這樣的畫面還是流暢的。
--新增「Game Launcher」遊戲啟動器,遊戲下載後,會自動集中到這個Launcher。
--新增「Game Tools」,在遊戲時可以鎖定螢幕誤觸、錄製遊戲畫面跟自己的解說...等。(嗯,Taiwan NO1那種)
--新增遊戲省電模式,藉由降低遊戲frame來降低耗電量。
★其他
--支援LTE Cat 9三頻載波聚合,之後台灣2600MHz頻段開通後,就可支援電信業者的三載波聚合,享用更快的速度。
即使之前已經流出那麼多規格跟功能了,但具體看到之後,還是有意料之外的新東西...
S7、S7 edge在3/11起陸續在全球市場上市,
但台灣什麼時候上市?
三星沒有透露,但3/5及3/6兩天會有個民眾體驗會,展示三星生態系的產品,有興趣的可以注意一下官方訊息,應該會有新機。
喔~講到生態系了,今天發表會上還推出「Gear 360」這個球型的360度VR相機,這個我單獨另外一篇囉。
外型:與前代並沒有一模一樣
乍看Galaxy S7及S7 edge好像跟兩支S6很像,甚至更接近後來的兩支Note 5,但拿在手上時,就能看出差別,S7及S7 Edge不管是四個角落、側邊、正反玻璃...等會跟手掌接觸到的地方
,都更圓潤,少有切直角的線條,這些設計也讓手感更舒適。
S7 edge是5.5吋,S7是5.1吋SuperAMOLED,搭配2560×1440解析度,正反兩面都是第四代大金剛玻璃。S7及S7 edge都會有金、白、黑、白金(偏銀)四種顏色,圖為S7 edge。
厚度比S6厚一點,來到7.9mm,換來的是① 電池容量變大,② 相機不再凸出一塊。(其實還是有高出0.46mm,不過這是相機保護圈)
S7的電池容量是3000mAh,S7 edge則是3600mAh,比S6都更多,重量則是152g(S7)。
兩款一樣都支援快充及無線充電,有線快充90分鐘可充滿,無線充電則是130分鐘充滿。
這次三星也一起推出一個斜躺式的無線充電立架,有個角度,放上去無線充電時就可同時看影片什麼的。
竟然還有LINE版的...未免也太可愛了~
另外也有規劃推出S7及S7 edge專用的無線充電電池背蓋,
[color=#000000]顧名思義,就是這個背蓋有內建電池,裝上去之後,可以透過無線充電幫手機充電,等於是個無線充電行動電源+背蓋的意思。給S7的電池背蓋是2700mAh,給S7 edge的則是3000mAh。
這次S7兩支都把記憶卡做回來了。
兩支都是這種混合卡槽,可以放兩張nano SIM(4G+2G),或其中一槽放記憶卡,最大可支援到200GB。
防水也做回來了,兩支S7都是capless,無蓋但支援IP68防塵防水,卡槽跟micro USB裡都有包覆防水膠條,不過在水中還是無法觸控。(期待誰趕快做出這種黑科技吧)
這次兩支都新增了「Always On Display」,這是在休眠待機時,螢幕上會一直顯示時間、行事曆或個人化圖案,手機放在旁邊,不用點開就能看到這些常要查閱的東西。
一直顯示?
我想大家跟我一樣,腦子裡會立刻有兩個問題:這樣不是很耗電?這樣不是會烙印?根據三星說明:
關於第一點,因為Always On畫面的底色都是黑的,這部分就不會消耗電力,再者,顯示的圖案也有經過優化,比方有的用半透明設計,來降低所需電力,根據官方計算,開一個小時大約少1%電力,如果使用者覺得不需要,這功能也是可以關掉的。
第二點,烙印的問題,在Always on顯示時,圖案的位置是會變動的,這次在這裡,下次就不會在同一個位置,藉此來避免烙印的問題。
S7 edge的側滑螢幕也有新功能,主要是可加入更多捷徑、功能以及更多第三方程式。
一滑出來,可以看到雙排10個捷徑,除了三星內建的,也可以加入第三方App。
如果你有不止10個捷徑要放也可以,把兩個icon拖曳碰在一起,就能在捷徑的位置上做出資料夾,裡面在放置更多程式的icon。
除了程式,也可以放Task的捷徑,意思是比方相機功能裡,你最常用自拍,那就可以把這功能單獨設一個捷徑,或者比方你很常設鬧鐘,也可以把鬧鐘單獨放上來,這樣一來,側滑捷徑可以更實用。
其他VIP聯絡人、Quick Tools這些還是有的,工具裡看到新增電子羅盤。
相機:導入類似Canon單眼的「Dual Pixel」對焦技術
相機永遠都有進步空間,在快狠準之外,總在追求更快更狠更準。這次S7針對手機拍照還有的兩個痛點:低光源拍照,跟對焦速度上做改進。
S7及S7 edge的主相機都是1200萬畫素,前鏡頭則是500萬畫素。
瞎咪?旗艦機給我1200萬畫素? 先別急著翻桌,畫素雖然變少,但帶來的是感光元件的單位畫素變大,由S6的1.12微米,變成1.4微米,增加受光面積(附帶一提,iPhone 6s是1.22微米),加上S7光圈又加大到F1.7,雙重作用帶來的就是提升95%的進光量,夜間,或是低光源拍出的照片會更明亮,一些其他手機無法拍出的暗部,可以顯現出來。
黑箱又出現了~
左邊是S6,右邊是S7,同樣拍攝暗箱裡的畫面,S7上有些部分就比較明亮,拍得出來,而且顆粒感也少很多,畫面更乾淨。
工作人員告訴我們,這不是軟體去做降噪,是單位畫素大+進光量大,硬體本身就可以拍得比較清晰乾淨,拍照、錄影時成像都可以更明亮。
隨手用S7跟Note 5很初步的試拍兩張低光照,都是開啟相機後,沒有手動點,讓它自動對焦..嗯...Note 5還是相當不錯的...,不過Note 5是上市機,S7還是測試軟體,這樣的比較也是很初步,之後借到可測試的軟體後再來看看吧。
▼S7
▼Note 5
▼S7
▼Note 5
第二個改進是對焦速度,尤其是低光及拍動態時。
S7跟S7 edge導入「Dual Pixel」這個技術來加快對焦速度跟準確度。
這個技術最早是出現在Canon單眼上(70D),技術說明可以參考這段影片。
它是一個像素上,有兩個感光二極體,可以分別偵測訊號,根據兩個訊號間對焦點位置的差異進行相位對焦,每個畫素既能成像,也是相位對焦感應器,如此一來等於畫面上的有效畫素,都具有相位對焦的作用,相位對焦的優點就是對焦可較即時、速度較快,加上寬廣的對焦範圍,於是在拍攝移動中的主體時,對焦可以跟得上,避免拍到動態模糊的照片。
原廠有份數字提到,S7低光源下對焦速度可比S6快四倍(約0.2秒),一般光線下可快兩倍(約0.15秒)。
這是理論上的好處,但單眼跟手機硬體畢竟還是差很多,在S7上,光線稍暗,動作稍快會不會就讓這技術效果打折?這個要試了才知道。
不過有試到一個東西可以先分享。大家可以拿起自己的手機,找個昏暗的地方,對著一個文件或小物,不要點擊螢幕,讓它自動對焦看看,應該可以看到畫面上還是有一個來回,從模糊到清楚的過程吧,即使用Note 5也會這樣,但S7上看不到這個過程,幾乎是瞄準後,畫面上就是以對好焦的狀態,速度更快。(用點擊的也很快)
後來試拍的成果就是上面那兩組,低光源下對焦快是有的,但成像我覺得後面一點再來檢驗一次吧。
水冷系統是怎麼回事?
大家在前面提要裡看到這個時,應該各種感想都有:這什麼,好酷?熱到要水冷?手機塞管子,什麼鬼?...之類的。我也沒想到這件事會發生在手機上,三星真的很有研發精神
首先有人可能會覺得:難道是這次處理器有發熱問題,導致得做一個水冷系統來降溫嗎?
這個我沒問到,所以也不用覺得是或不是,最後的使用體驗會告訴我們答案,有試玩到再說吧。
根據三星的說法,這個是為了解決大家玩遊戲時,手機會發熱,導致執行開始不順暢的痛點。
它是在手機側邊,放置了一圈很細的,0.4mm的銅管,裡面有水在循環,可以把底下較低的水溫,帶到CPU跟GPU旁降溫,再把這溫度較高的水,流到底下讓它冷卻,這樣循環降溫。
這個水冷系統是一直在運作的,雖然出發點是遊戲,但在拍照、上網、使用手機時,都在作用,避免處理器發熱影響效能,不過官方沒有公布什麼效果數字。
(之前在試Gear VR時,有遇到持續玩VR App後,手機發熱必須暫停的狀況,嗯,希望水冷系統可以改善這狀況。)
遊戲:內建邊玩邊錄解說功能
(手機遊戲也能錄Taiwan No1的意思...)
之前的確沒想到S7會在遊戲這一塊做提升,而且是一些蠻實際的功能。
首先內建「Game Launcher」遊戲啟動器,它會把你下載的遊戲,都集中在一起,方便你搜尋,但它不只是個App資料夾,它是帶有功能的,比方裡面還會有推薦下載、遊戲影片,最重要還有兩個,可以在Game Launcher裡開啟Game Tools遊戲工具,以及省電設定。
從Game Launcher裡開啟遊戲後,邊邊角落會有一個浮動的小球,點開就可以啟動遊戲工具,包括這些:
● No Alert,玩遊戲時不要跳出擾人的訊息通知打斷破關。
● Lock Recents & Back key,鎖定返回跟多工鍵,以免不小心誤觸把fu都打斷了。
● Minimise Game,偷玩遊戲時老闆或有人來了,按下這個速速把遊戲畫面收起來假裝沒事。
● screenshot,就是抓下此刻的遊戲畫面。
● Recode,像這樣,玩遊戲時可以開啟前相機,錄下自己玩遊戲的實況,自己的那個視窗可以隨意拖到任何位置,但不能放大縮小。不過這就是錄在本機,還沒有在Twitch上串流直播的功能。
(Xperia手機也有這功能,可以邊玩遊戲邊錄自己的解說,而且視窗可以放大縮小,以及在Twitch、YouTube上直播,但之前我在Z5上玩這功能時,有遇到遊戲畫面變頓的狀況過,而且手機還蠻熱的)
配合Android專用手把更有一回事,這些是第三方出的,未來三星也有計畫推出原廠的搖桿。
另外可以從Game Launcher裡打開省電設定。
有些比較靜態的遊戲,比方CandyCrush這類的,畫面不需要很高的更新率,也不會影響體驗
,就可以透過省電設定,降低畫面解析度和fps,降低遊戲時的耗電量。一般模式可降低10%耗電量,Maximum模式則可減少50%用電量。
另外S7及S7 edge支援Vulkan繪圖API,對遊戲開發者來說,可以降低CPU跟GPU解讀硬體需求時的負載,因此可以更有餘力去執行遊戲裡的3D效果、光影水波...之類的影像品質,對玩家來說,就是可以看到遊戲可以跑更精緻的畫面跟效果,但不覺得手機有變慢。
支援這個API的遊戲下半年開始會比較多。
這些是比較重點的東西,雖然之前已經流出一堆規格,發表後還是覺得,原來還有一大堆啊...。
除了新處理器、新相機、新零件外,還把記憶卡加進來,防水也回歸,算是有回應民意,讓S7不要變成留個小毛病的旗艦,這次各方面就有做得比較完整了。
不過新功能表現是不是也能挑不出小毛病,覺得有用過再說,
這次的新功能裡,你最期待哪一項,又對哪一項覺得觀望看看呢?
告訴我們吧!